有色眼镜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有色眼镜】沃尔夫:西方人眼中最大的“中国谜题”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做客《有色眼镜》,谈他在试图了解和描述中国时最大的困惑,以及为何声名不佳的中国经济数据,在他眼中却整体上可信。

【有色眼镜】西方对中国的优越感已被恐惧取代?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做客《有色眼镜》,谈他如何看待西方人看待中国时带有的优越感。他认为,这种优越感,正在日益被恐惧所代替。

【有色眼镜】沃尔夫:中国式资本主义可持续吗?

FT首席经济评论员做客《有色眼镜》。他认为,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等事件,引发全世界对民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质疑。但他坚持认为,西方政治体制优于中国式的专制资本主义。

【有色眼镜】吴光镇:中国反韩是个“双败游戏”

韩国《朝鲜经济》驻华记者吴光镇做客《有色眼镜》,谈过去一年中,他对萨德事件在中国社会引发的反韩情绪的近距离观察,以及他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研判。

【有色眼镜】韩碧如: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京沪之别

FT北京分社副社长韩碧如畅谈她在90年代中期来华学习中文,后在SARS期间作为记者重返中国并生活至今的经历,以及她眼中北京与上海两城的文化差异。

【有色眼镜】韩碧如:中国人不能只盯着北京的蓝天

FT北京分社副社长韩碧如从记者和母亲的双重视角,讨论中国空气污染以及公众对空气治理的认识误区。她说:“北京人比邢台人更重要吗?我认为不是。”

【有色眼镜】韩碧如:特朗普让西方媒体丧失道德优越感?

FT北京分社副社长韩碧如认为新闻并无“正负”之分,媒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带有所谓道德优越感,“事实在那儿,我们就描述它”。

【有色眼镜】白礼博:中国有些东西五千年未变

美国作家白礼博(Richard Bernstein)是外国驻华记者梯队里的元老级人物,他深度挖掘中国新闻的那些年,恰是中国走在改革开放十字路口的八十年代。他在本期《有色眼镜》栏目中说,中国有种东西,叫它“儒家”也好,还是“具有21世纪一党制国家特色的法律政治文化”也罢,总之古今这两种文化正在互相强化。

【有色眼镜】白礼博:《中国1945》镜鉴

如果美国一开始就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方,历史会改写吗?《中国1945》的作者、外国驻华记者里的元老级人物白礼博(Richard Bernstein)肯定地说:不会。本次访谈中,尽管他讲述的是当年毛泽东和周恩来请求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会面的历史故事,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历史总是对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有色眼镜】林洸耀:集权是为了改革

近距离报道中国近40年的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做客有色眼镜,分享他对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执政前三年的观察。他认为,中共内部的反腐运动和权力回收,是为了下一步改革创造环境。

【有色眼镜】林洸耀:从“站起来”到“跑和跳”

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认为,如果说毛泽东让中国人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开始走路,那么习近平的政治理想就是让中国开始跑和跳。

【有色眼镜】2015达沃斯特辑:外媒记者看中国

在2015大连达沃斯会场上,FT中文网编辑向4位不同外媒同行提出了8个问题,看看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都是什么样子。

【有色眼镜】米强:我的工作就是解读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米强(Tom Mitchell)做客《有色眼镜》,分享了他眼中英美媒体间的不同风格,以及他如何向西方读者解读中国政府和企业的运作机制。

【有色眼镜】米强:我最难忘的两个中国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米强分享了他近20年的中国报道生涯中,最令他难忘或震动的两次采访写稿经历。

【有色眼镜】米强:此刻最重要的“中国故事”

在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米强的眼中,此刻他最关注的“中国故事”是什么?他是如何跟踪和梳理庞杂的新闻线索的?他最想采访的中国人是谁?

【有色眼镜】俄罗斯老记看中国(上)

一名外国记者能采访到习近平,肯定算是一种幸运了。作为塔斯社驻中国分社社长,基里洛夫面向俄罗斯报道中国新闻已20余年。在他眼里,今天的中国究竟长什么样?本期《有色眼镜》栏目为您呈现。

【有色眼镜】俄罗斯老记看中国(下)

在上半集中,塔斯社驻中国分社社长基里洛夫向我们讲述了一名俄罗斯记者对中国问题的看法。下半集,他将重点聊聊普京在东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及自己最讨厌的中国那一面。

【有色眼镜】吉米:我与中国的四十年

63岁的菲律宾人吉米(Jaime A. FlorCruz)被称作外国驻华记者的“元老”。他1971年来到中国作一次短期旅行,却意外滞留,在中国一待43年。70年代,他下过地、喂过猪、上过北大。80年代初至今,他先后为《新闻周刊》、《时代》周刊和CNN报道中国。回忆这段苦乐参半的人生历程,他仍然庆幸“在对的时间到了对的地方”。

【有色眼镜】吉米:让媒体充当“看门狗”

CNN首席驻华记者吉米(Jaime A. FlorCruz)认为,媒体的天职在于“挑战那些过于安逸的,安抚那些遭受痛苦的”,应当让媒体承担起“看门狗”角色。他将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比作一块“马赛克”,需要退后一步,才能看清全貌。

【有色眼镜】吉米:我在北大的美好时光

CNN首席驻华记者吉米(Jaime A. FlorCruz)在中国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考入北大。他说,未名湖畔的那几年,生活艰苦匮乏,却是他在中国43年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

【有色眼镜】吉米:中国不妨放慢脚步

CNN首席驻华记者吉米(Jaime A. FlorCruz)认为,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日益密切,使得今日治理中国的难度,已远超过几十年前的“毛时代”。他认为,稍稍放慢发展速度,对中国是件好事,而怎样凝聚人心是新一届最高领导层面对的最大挑战。

【有色眼镜】《金融时报》欧阳德

欧阳德是加拿大人,FT的中国经济记者。他住四合院,喝北京老酸奶,骑自行车进出小胡同。在离开北京,调往上海前,欧阳德分享了他对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和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印象。作为一名“消息灵通”人士,他对FT中文网坦言:在北京,买不起房。

【有色眼镜】欧逸文:中国同行们让我着迷

《纽约客》驻华记者欧逸文认为,最近几年是外国媒体报道中国的“黄金时代”,而中国媒体人与体制博弈的勇气和执着让他着迷。他还介绍了《纽约客》如何确保文章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以及他如何保护自己的消息人不受伤害。

【有色眼镜】欧逸文:中国进入“个人主义”时代

曾经讳言“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已经进入人人都有梦想的时代。欧逸文如何看待“中国梦”?让他感触最深的一段中国经历,是跟随一个中国旅行团周游欧洲。那段经历向他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有色眼镜】《纽约客》欧逸文

为每一篇登上《纽约客》杂志的文章,驻华记者欧逸文要花费数月时间、采访50至80人,积攒两、三百页的采访笔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会吸引他的关注?拥有众多美国上层知识分子读者的《纽约客》杂志在中国报道上有何独特之处?

【有色眼镜“两会”特辑】中外记者看汪洋

谈及他们欣赏的政治人物,两位记者回忆了去年“十八大”会议上,《每日电讯报》记者马谦被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点名为“高帅富”的轶闻。

【有色眼镜“两会”特辑】“橡皮图章”之辩

用“橡皮图章”形容人大会议充满贬义,但《每日电讯报》记者马谦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在他看来,“两会”熙熙攘攘,就像一个剧院;南方电视台记者李佳佳有不同看法,已经报道六届“两会”的她,看到更多代表开始说真话,谏真言。

【有色眼镜“两会”特辑】中外记者看傅莹

“两会”到底有多少新闻价值?南方电视台李佳佳和英国《每日电讯报》马谦看法很不一样:中国记者眼中的新闻“富矿”,在英国记者看来“报无可报”。不过,两人倒是达成一点共识:他们都喜欢人大会议的发言人,前驻英大使傅莹。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林洸耀:莫言

2012年岁末,“有色眼镜”栏目邀请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担任客座主持人,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林洸耀先生报道中国近二十载,以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独家报道为在华外国媒体圈所熟知。两位记者回顾了2012年几件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以下是完整视频的第五部分,谈论莫言得奖。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林洸耀:陈光诚

2012年岁末,“有色眼镜”栏目邀请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担任客座主持人,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林洸耀先生报道中国近二十载,以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独家报道为在华外国媒体圈所熟知。两位记者回顾了2012年几件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以下是完整视频的第五部分,谈论陈光诚事件。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林洸耀:中日关系

2012年岁末,“有色眼镜”栏目邀请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担任客座主持人,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林洸耀先生报道中国近二十载,以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独家报道为在华外国媒体圈所熟知。两位记者回顾了2012年几件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以下是完整视频的第四部分,谈论中日关系。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林洸耀:薄熙来案

2012年岁末,“有色眼镜”栏目邀请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担任客座主持人,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林洸耀先生报道中国近二十载,以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独家报道为在华外国媒体圈所熟知。两位记者回顾了2012年几件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以下是完整视频的第三部分,谈论腐败和薄熙来案。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路透社林洸耀:“新政”

2012年岁末,“有色眼镜”栏目邀请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担任客座主持人,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林洸耀先生报道中国近二十载,以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独家报道为在华外国媒体圈所熟知。两位记者回顾了2012年几件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以下是完整视频的第二部分,谈论“新政”。

【有色眼镜】闾丘露薇对话路透社林洸耀

2012年岁末,“有色眼镜”栏目邀请资深中国媒体人闾丘露薇担任客座主持人,对话路透社北亚首席记者林洸耀。林洸耀先生报道中国近二十载,以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独家报道为在华外国媒体圈所熟知。两位记者回顾了2012年几件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交流了新闻背后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有色眼镜】对话《中外对话》伊莎贝尔·希尔顿

希尔顿1973年作为首批英国交换学生来到中国,在近四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目光始终不曾离开中国。她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什么变化让她最为惊喜?什么又让她最感遗憾?

【有色眼镜】对话俄罗斯《消息报》安东诺夫

在一个俄罗斯“八零后”眼中,普京给他的国家带来了什么改变?“政治强人”文化适合中国吗?苏联解体后的转型又能给今日中国提供什么经验?

【有色眼镜】对话德国《世界报》埃林

德国记者埃林是一名“老北京”,他文革时期就来到中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还采访过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不过他说,他并不喜欢采访国家领导人。

【有色眼镜】达沃斯现场:外国记者看中国

你最想采访的中国人是谁?你最喜欢/讨厌中国的哪些方面?你会如何形容“中国制造”?我们把这些问题抛给在达沃斯的国际记者们,这些来自,英,美,日等国的记者们会如何回答?

【有色眼镜】对话南非ETV钟贝利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随着对非援助和投资一道迅速上升,被一些西方媒体描述为“新殖民主义”。非洲人自己如何看待中国?中非关系的现有模式是否可持续?

【有色眼镜】对话《日本经济新闻》森安健

一个外派中国的日本记者,怎样看待中日间的钓鱼岛争端?他是否认为,两国间的经济利益已经大到足以抵消政治矛盾?他的日本读者是怎样看待中国影响力的扩张的?

【有色眼镜】对话《印度斯坦时报》李学华

中印关系复杂微妙。同为文明古国,又是邻邦,两国却相知甚少。FT中文网邀请《印度斯坦时报》新任驻华记者李学华,一同观察中印关系。刚到中国六个月的他,会看到怎样的中国?

【有色眼镜】对话CNN蒋欣

CNN北京分社制片人蒋欣作为外媒圈里少见的华人,分享他在中国报道十年的感受。他如何看待中国的媒体环境?CNN是否呈现了真实的中国?

【有色眼镜】对话《联合早报》韩咏红

作为一家“温和”外媒的驻华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与外媒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比较中国与亚洲邻国新加坡的媒体环境?如何看待过去数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新加坡《联合早报》驻华首席记者韩咏红在卸任之前作客《有色眼镜》,一一作答。

【有色眼镜】对话《韩国时报》李成贤

中韩外交关系规格很高,为什么民间关系反而冷淡?孔子到底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中,韩,朝,三角关系为何尴尬?韩国怎样看待中国崛起?《韩国时报》首席记者李成贤作客《有色眼镜》,诚恳作答。

【有色眼镜】对话英国《金融时报》吉密欧

FT中文网新推视频采访系列《有色眼镜》,邀请外国驻华记者走进镜头,分享他们最难忘的采访经历,最希望报道的“中国故事”,以及最真实的生活体验。首期嘉宾是英国《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吉密欧(Jamil Anderlini)。系列名称“有色眼镜”,带有几分调侃。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列,增进中外沟通,让更多的人摘下有色眼镜,看中国,看世界。

版权声明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本网络视频的使用必须遵循英国《金融时报》网站(www.FT.com)的条款,我们建议您阅读条款的全部内容。您所接受的服务仅限于个人和非商业的用途。英国《金融时报》不承诺此项服务是无误差或是连续的,同时也不给予您在任何使用(权利)方面的承诺。网络视频中非英国《金融时报》人员所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他们本人而非英国《金融时报》的观点立场,英国《金融时报》不承担由他们所表达之观点产生的任何责任。观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视频播放器。请查看与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兼容的浏览器清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