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退出会丢失进度,确定吗
撒切尔的传奇一生
她也有缺点,但她的个人抱负与自强不息的遗产值得保留,她的铁腕领导模式亦然。
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Margaret Hilda Roberts),于1925年10月13日出生在英国东部林肯郡格雷厄姆的一个杂货店主家庭。
这张照片是在1929年她4岁的时候与姐姐穆里埃尔(Muriel)在一起。
她的童年浸染的是卫理公会教派(Methodist)的精神:勤奋工作与责任感。他的父亲,阿尔弗雷德•罗伯茨(Alfred Roberts),一位“老派自由党”的市议员,后来成为格雷厄姆市长。
信奉个人自由和责任的老罗伯茨后来认为,保守党更好地继承了老自由党的衣钵,便转而支持保守党。父亲给玛格丽特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他这么说是想羞辱我们,但我引以为豪。这就是他不能打败我们的原因,这就是希特勒也不能打败我们的原因。”
他还说:“我们保守党人相信给予人们自由和机会——尤其是年轻人——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1943年,年轻的玛格丽特在当地一家文法学校读书,后来考取了牛津大学的萨默维尔学院(Somerville College),攻读化学。在那里,她成为了学校保守党协会的主席。
在1950-51年,玛格丽特以保守党候选人身份在工党重镇达特福德选区竞选下议员。正是在这不成功的选战中,她结识了丹尼斯•撒切尔,两人随后结婚。
丹尼斯被一些人说成是“丑角演员”,但实际上他是个精明的商人,知书达理,受人喜爱。“不要对他们说滚开,因为这只能让他们更闹腾。”这是他给妻子的建议。
他们的孩子,双胞胎马克和卡罗尔在1953年出生。
撒切尔夫人于1954年考取了律师资格,1959年在伦敦北部的芬奇利选区当选为MP(Member of Parliament)。
1965年,保守党经历了大选失败,新任党首爱德华•希斯(Edward Heath)将她提拔进影子内阁。
有人警告他,“如果我们带上她,就别想摆脱她”,希斯没有理会。
“影子内阁”shadow cabinet是议会内阁制国家的一种特色,在野党的党首和高层担任“影子首相”和“影子部长”,制定本党政策,监督执政党政府,待大选取胜就组织正式内阁。
1970年,在保守党大选中获胜之后,撒切尔被任命为教育和科技大臣。
在任上,她制定了比任何前任和继任者都多的综合学校政策。comprehensive school是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中学”,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
她也因为取消了对7岁以上学生的免费牛奶而饱受批评,甚至被称为”偷牛奶的人”(Milk snatcher)。
1974年,希斯率领的保守党大选失利,撒切尔夫人以活力和求变的形象和思路出人意料地在党内选举中获胜,成为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第一位领导主流政党的女性。
FT以Victory to Mrs. Thatcher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有矛盾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让我们播种真理;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们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希望。”
1979年5月4日,玛格丽特•撒切尔率领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踏上唐宁街10号的台阶,引用St Francis of Assisi,向英国人讲出了这段话。
讲这段话的背景并不浪漫,当时是史称“冬季不满”(”winter of discontent”)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国营企业大罢工。环卫工人拒绝工作使得大小城市街上的垃圾堆积如山。
二战之后,奉行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经济学的英国长期陷入滞胀状态,越来越高的税收和越来越多的国企窒息了经济的活力。越来越高昂的福利支出鼓励了大量的懒汉,加重了中产阶级的负担。
再加上苏联“铁幕”的阴影,在国际上,大英帝国的地位不断衰落,在国内,国民的意志消沉、悲观。
杨艾俐为FT中文网撰文写道:英国弱了,连民众的气势都变弱了,活力大不如前,而且大多数人还沉迷在帝国梦中,失业率在12%以上,很多无业人士整天就以酒吧为家。
这就是英国病:经济衰落,原因是国有企业垄断,工会把持工人,动辄罢工,企业不愿投资,社会福利太好,失业了可以领两年救济金,而且是原来薪水的80%。···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43席多数的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接替了工党的詹姆斯•卡拉翰,出任“沦为欧洲二流国家”的英国的首相。
1980年,她削减公共支出和赤字的经济政策受到了抨击,短期内失业率和工业产出都有下降。但玛格丽特在著名的布莱顿保守党大会上发表了立场坚定的演说。
“对那些等着看媒体上出现‘走回头路’一词的人,我只有一句话:随他们说去吧。夫人我可不妥协。”
她力图驯服工会,缩减政府职能,拿开政府“看得见的手”,执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
与此同时,她把自己从杂货店家庭里学到的勤奋工作、勤俭持家、自强乐观的的价值观推销给国民。
1982年,英国的失业人数突破了300万大关,不妥协的夫人自然持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她坚信自己的改革一定能扭转局面。
1980年,加州州长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他的8年任期在撒切尔的11年任期之内,他也面临着治疗“滞涨”的难题,也推行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他们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这是那个时代最具决定性的政治伙伴。他们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笃信和遏制苏联的决心,可谓是英雄相惜。2004年里根去世,撒切尔夫人发表了悼词。
1981年,面临高达600%的通胀和11.4%的GDP下降的阿根廷军政府, 决定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他们侵略了南大西洋上的英国海外领地福克兰群岛(阿称“马尔维纳斯群岛”)。
铁娘子派出2万5千多人的军队以夺回领土。经过激战,阿根廷在6月14日于斯坦利港投降,英阿战争结束。
英海军“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导致阿321名海军阵亡一事,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和争议。因为当时阿根廷军政府已经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了。
然而撒切尔坚定果断的”Sink it!”的命令,让她在国内受到尊敬。“铁娘子”的称号也不胫而走。
面对赶来斡旋的美国国务卿,影片《铁娘子》真实再现了她的回答。
战争的结果是,内外交困的阿根廷军政府在反对浪潮中倒台;而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在1983年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顺利连任。
饱受压抑的英国国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约克郡一个面临关闭威胁的矿井引爆了全国性的大罢工,这是她执政期间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工人们认为,改革国企和私有化就是砸他们饭碗。撒切尔认为,不应以全国纳税人的利益为代价补贴低效、亏损的国有企业,而私有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更高的收入。
棋高一着的撒切尔夫人早早就加大了煤炭储备,使得罢工并未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第二年,英国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结束,工人们回到工作岗位。
1984年10月12日,保守党大会期间,撒切尔夫人致力于镇压的武装分裂集团爱尔兰共和军(IRA),在其下榻的酒店制造了爆炸,5人身亡,首相女士躲过一劫。
FT对爆炸案的报道
1986年,就是否允许欧陆或美国公司出手救助国防承包商韦斯特兰直升飞机公司(Westland helicopter company)一事,国防大臣迈克尔•夏舜霆(Michael Heseltine)与撒切尔意见不合,随后从内阁辞职。
他称,他支持欧洲公司收购的意见被忽视了。
这导致了撒切尔夫人的第二次内阁重组,15天后,贸易和工业大臣里昂•布里坦(Leon Brittan)也递交了辞呈(其弟塞缪尔•布里坦是FT经济专栏作家)。
1986年,撒切尔政府将英国燃气公司出售给私人部门,这是英国政府的第一笔重要的私有化项目。
此后,英国航天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劳斯莱斯、英国钢铁公司,以及英国电信等等“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效率低下的国企,都被进行了私有化改造。
英国政府不仅一举摆脱了沉重的财政包袱,还筹集了290亿英镑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了市场竞争,改善了经济效益,创造了更多就业。
她还通过将廉租房低价卖给穷人获得了180亿英镑的财政收入。
私有化和国企改革的浪潮绝不仅限在英美,也绝不仅限于右翼政党执政的国家。远至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印度,近至社会党密特朗执政的法国,都先后开展了私有化,“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
1987年6月,撒切尔第一次访问苏联,在苏联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有200万人夹道迎接铁娘子。
几年前,她就发表了一番对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著名的评价:“一个可以合作的人”。
与“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一样史无前例的,是她1987年率领保守党连续赢得了第三次大选,虽然没有上一次的优势那么大,但仍有着压倒性的多数席位。
1986年,撒切尔夫人访问西德,在Fallingbosetel的英军驻地乘坐坦克阅兵。
在比利时布鲁日的讲话中,撒切尔警告说,一个“从布鲁塞尔向欧洲各国发号施令的欧洲超级国家”可能到来。
这成为了英国“欧洲怀疑主义”的关键时刻。
在这次演讲中她说道:“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好容易将英国从社会主义的瘫痪中解放出来,可不是为了悄悄溜进布鲁塞尔的中央控制和官僚主义中来的。”
Euroscepticism是对欧洲一体化保持警惕的一种思潮。欧洲怀疑论者认为一体化是对民族国家的弱化,认为欧盟是个非民主的官僚机构,也有的主张本国退出或是解散欧盟。
欧洲怀疑论政党涵盖了从左到右整个政治光谱,但主要是右翼。英国保守党是受其影响较大的政党。前不久卡梅伦首相宣布准备实行“脱离欧盟全民公投”,就可见这一思潮的巨大影响。
她坚决的态度让内阁中很多倾向欧洲一体化的成员感到失望,这也为保守党内部就欧洲议题多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她的继任者约翰•梅杰签署了欧盟创立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但坚持英国不加入欧元区。
1990年3月,铁娘子计划为英格兰和威尔士引入community charge(也被称为Poll tax),这是针对人而非针对财产的物业税,引发了暴力对抗。
此税意在取代财产税,3800万英国人要交人头税,而财产税只对1400万人征收。
反对者中,有和平的游行,也有暴力的冲突,尤其是3月31日在特拉法加广场的骚乱。3000人与警察冲突的场面,警察骑在马上制服示威者的场面,以及被砸烂的商店的画面,在全世界流传。
“人头税”骚乱打击了首相的声誉,内阁里越来越多的不满声音也逐渐孤立了她,但她仍是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很快,各种事件凑在一起,使她的下台非常突然。
外交大臣杰弗里•豪(Geoffrey Howe)著名的辞职演说震惊了整个下议院,他批评铁娘子强推不受欢迎的政策是死路一条:撒切尔“这个板球队长,比赛还没开始就把球棒搞坏了。”
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作用关键的杰弗里•豪此前与财政大臣尼格尔•劳森一道,要求她同意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以便为加入欧元区做准备。 撒切尔夫人将豪调离外交大臣职位,给了一个安慰性的副首相头衔。
劳森不久后辞职,而豪的这番讲话被认为是向撒切尔夫人背后开了一枪。
几天后,已经从内阁辞职的迈克尔•夏舜霆挑战了撒切尔的党首地位。她只是艰难过关。
终于,在丈夫丹尼斯的陪同下,撒切尔在唐宁街10号最后一次向媒体发表讲话。她支持的约翰•梅杰随后继任党首和首相。
家境并不宽裕的铁娘子与HarperCollins出版公司在1991年签署了两卷本回忆录的出版合同,两本书是《唐宁街岁月》和《权力之路》,合同金额达到了当时的天价350万英镑。 此外,她还进行了大量的巡回演说,尤以在美国为多。
图为2002年,撒切尔在《治国方略》Statecraft一书的签名售书会上
从下议院退休后,她进入了上议院(House of Lords),被封为终身贵族“林肯郡克斯蒂文的女爵”(Baroness Thatcher, of Kesteven in the County of Lincolnshire)。
2006年,撒切尔在上议院。
海军上将代表福克兰群岛战争,牛顿爵士则代表化学家,即撒切尔夫人本身的专业和代表她的故乡格兰瑟姆。纹章下面的英文是:Cherish-Freedom
1993年,保守党人在欧洲议题上的分歧,尤其是在《马约》上的分歧,让梅杰的领导地位举步维艰。
在上议院,撒切尔发表了不少抨击《马约》的演讲,还投票反对《马约》通过,并声称“如果是我,我永不会在条约签字。”
一些梅杰的支持者认为,铁娘子坚定的欧洲怀疑主义言论纵容了党内的分裂,威胁了梅杰的权威。
托尼•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向支持者挥手,保守党18年的连续执政被终结。 布莱尔以抨击工党中的“老左派”和支持自由市场的立场重塑了工党。
有一次,有人请撒切尔说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据说她回答道:“托尼•布莱尔。”
2001年8月,在给《每日电讯报》的信中,撒切尔支持反《马约》的史密斯竞争保守党新党首,史密斯最终成功当选。 不过由于布莱尔的工党也连续三次赢得大选,史密斯始终未能成为首相。
2002,在医生的建议下,撒切尔决定不再进行公众演说。2003,丈夫丹尼斯去世,图为撒切尔与儿女在一起。
在下议院,诸位前首相共同见证了撒切尔的铜像揭幕。这是史上第一次一位再世的首相被如此纪念。在简短的演说中,铁娘子打趣道:我觉得用铁来做比较好,不过用铜也凑合。
2013年4月8日, “重塑了现代英国”(FT社论评价)的杂货店主的女儿因中风去世。
读者评论
提示
现在退出会丢失进度,确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