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环保

刘晓光:把阿拉善写进墓志铭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组织之一阿拉善SEE创始人刘晓光病逝。中外对话回顾了他走上环保之路的心路历程。
2017年4月26日

为苹果承诺改变“失控的创新”点赞

王元丰:苹果成为第一家承诺使用100%回收物料的智能手机公司,这是让创新不至于走向失控,变成无节制的竞赛。
2017年5月27日

环保,成为当红时尚元素

农作物绿色种植,制衣过程环境友好、低碳排放,高科技研发新面料,三宅一生、斯特拉•麦卡特尼等各显神通。
2017年4月13日

北京:一座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

官媒称北京已成为中国首个清洁能源发电城市,但实际上北京市70%电力由外埠供应,其用电量的逾60%仍来自燃煤发电。
2017年5月27日

雾霾与中国人觉醒的“公民性”

赵晗:在旷日持久的“跨年霾”中,我们似乎看到由雾霾催生的公民行动。雾霾能成为“公民社会”的催化剂吗?
2017年5月27日

大众管理层“授权隐瞒”排放作弊行为

美国检方披露的文件显示,大众汽车高管在2015年夏听取了关于柴油排放测试作弊的汇报,并指示继续隐瞒。
2017年1月10日

治理雾霾长短策

聂日明:每到12月,爆表级雾霾成为常态。人们对雾霾依然愤怒,但开始习惯它的存在,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应对。
2017年1月5日

另辟蹊径削减中国工业产能过剩

《中外对话》:中国水泥企业结成同业联盟,协调合作共同解决产能过剩的路径值得推广到其他重工业。
2016年12月27日

霾是“自然灾害”?——推卸政府责任的法案

龚刃韧:北京等地法规将霾列为气象灾害,这可能导致作为监管者的政府以不可抗力为免责事由,减免或推卸责任。
2016年12月19日

中国能否成为国际气候治理领袖?

李硕:特朗普上台在国际气候治理的舞台中心开凿出一个巨大黑洞,气候进程的集体领导模式恐将难以延续。
2016年12月9日

“毒跑道”不能简化为标准问题

于平:许多涉及跑道等学校基建工程,往往是黑箱作业。不仅为毒跑道进入校园开方便之门,也是教育腐败根源所在。
2016年9月30日

中国探索绿色金融发展

曹和平:中国正在寻求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虽然现在与理想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中国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2016年8月24日

中资银行引领“绿色”债券发行热潮

新兴市场对“绿色”债券市场的利用规模首次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2016年5月25日

中国海外援助项目引发环境之忧

中国两家政策性银行为海外能源项目提供的融资,接近西方四大多边贷款机构的能源贷款总和。但中国66%的贷款用于资助燃煤电厂建设,令人担忧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
2016年5月23日

中国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缺口巨大

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中毒事件暴露出,中国土壤污染问题已逼近人们的生活空间。那么,中国要修复的被污染土地到底有多大,现有的预算是否能满足需要吗?
2016年4月26日

常州污染事件暴露中国棕地隐患

数百名学生因学校建在一座化工厂的旧址而患病,中国政府已做出紧急回应。中国各地散布着棕地,其中许多只在表层进行了修复,就重新开发成住宅或做其他用途。
2016年4月19日

挪威石油基金大举撤出过于依赖煤炭的公司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宣布撤资的公司包括许多中国公司
2016年4月15日

中国冰川旅游何去何从?

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编辑刘琴:刚从云南考察回来的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主任黄成德表示,玉龙雪山冰川消融很快,当地正在讨论是不是要禁止冰川旅游。
2016年3月25日

中国启动“绿色金融”应对环境危机

高盛亚太区董事长史华兹:未来5年里中国每年需对绿色行业投入至少3200亿美元,但财政资源仅够覆盖所需资金总量15%。这给“绿色金融”带来重大契机。
2016年3月1日

2016年中国环境领域的几大看点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我们邀请中国环保领域的5位代表人物,对2016年的中国绿色转型进行展望。“雾霾”、“监督”等词汇仍将是今年热词。
2016年1月15日

到地图上找不到的海岛去

从阿曼到加勒比海再到非洲东海岸,欧美高端旅游机构一边开拓全新旅游项目,一边与环保主义者合作,发展旅游与保护海洋双管齐下。
2016年1月8日

学校配置净化器的决策逻辑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聂日明:空气净化器反映了义务教育支出决策的整体问题。决策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纳税人意见无法表达,导致经费使用的不公平与不效率。
2016年1月7日

印度最高法院禁止豪华柴油车在德里上牌

称不能允许富人购买豪华柴油车和SUV来污染空气,而对其他民众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015年12月17日

雾霾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四年来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恶化,愈发变成摧毁日常生活的最可怕的威胁,而我们对空气质量的态度越来越多地折射这个社会其他方面的退化。
2015年12月10日
|‹上一页‹‹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