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首家基金公司获得海外投资额度

上投摩根成为首家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资格的国内基金管理公司
2015年8月6日

IMF呼吁加强对资产管理业监管

IMF在其《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呼吁,在资产管理业引入银行业实施的那种压力测试
2015年4月9日

2014: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心路

FT中文网撰稿人李文:过去一年,尽管我的投资业绩勉强保持了业内排名,但几番行情让我对自己的投资理念产生了质疑。这是一个冷冰冰的行业,理念远不如业绩值钱。
2014年12月11日

市场对沪港通似未准备好

沪港通将要推出,但许多问题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包括股票收益税、资产托管等,导致许多相关方面(特别是资产管理公司)产生担忧。
2014年10月24日

计划经济帮不了中国资本市场

FT首席金融记者桑晓霓:中国政府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完善和培育资本市场,但计划经济的做法此时已难再奏效,政府在这方面需要放手,而这恰恰也是最难做到的。
2014年7月21日

华融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这家当年为接手工行不良贷款而成立的“坏账银行”正准备上市
2014年4月10日

中国可能准入海外基金

香港有望获得短期先发优势,英国基金明年稍后也将能向中国销售
2014年1月2日

货币错配:新一轮危机的根源?

FT专栏作家沃尔夫:新兴经济体非金融类企业在海外发债的规模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它们要承担货币错配风险,当融资环境变化时,此类交易可能是致命的。
2013年12月17日

分析:投资信达无异于摸黑开枪?

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信达的招股说明书,并没有透露为该公司实际带来利润的资产的详细信息,投资者无从判断其盈利模式是否具有持续性。
2013年12月11日

信达上市受到投资者追捧

发行价有望定在参考区间的高端,投资者相信这家坏账管理公司低估了自己的资产
2013年11月26日

中国基金公司瞄准国际舞台

中国已在世界资产管理公司“500强”中占据24席。政治前景的日益全球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很可能会令本土基金公司受益,帮助它们走向海外市场。
2013年11月25日

信达上市后将收购1000亿元人民币坏账

预计中国各银行不良贷款将在未来两年接近翻倍
2013年11月25日

中国信达赴港IPO有望融资25亿美元

这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接手中国建行不良贷款而成立的公司是首家上市的前“坏银行”
2013年11月22日

分析:中国银行业坏账处理陷困局

随着新一轮不良贷款潮日益迫近,中国是否能再负担得起坏账处理成本成了问题。中国储户将无法像1999年那样为更多坏账买单。
2013年8月30日

中国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注销及出售不良贷款的举措是行业总体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的原因
2013年8月30日

Lex专栏:华融计划上市

在悲观者认为中国可能面对新一轮银行债务问题之际,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计划明年上市的消息,对中国如何应对大规模银行坏账问题,无疑是一种提醒。
2013年8月19日

中国拟用市场化手段处理“坏债”

信达和华融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将赴港上市,用上市筹得资金购买更多不良贷款
2013年8月16日

分析:全球性资产管理在韩国面临挑战

由于缺乏韩国本土投资平台、销售渠道有限,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在韩国普遍经营困难。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高盛。
2013年5月6日

ICI Global开设香港办事处

这家全球基金经理人行业协会之举反映出亚洲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速
2013年2月25日

分析:亚洲资产管理公司寻求国际化

香港国泰康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康礼贤:在欧美资产管理公司继续进军亚洲之际,一些亚洲同行因为国内市场低迷也在推进国际化战略。
2012年12月17日

亚洲经济放缓突显金融缺陷

亚洲资产管理公司缺乏独立性,流通股少导致流动性缺乏,债市和股市不健全使得企业仍然依赖银行融资,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
2012年11月7日

主权财富基金瞄上资产管理公司

一些资金充裕的主权财富基金正探索收购资产管理公司的可能性,以降低费用,并提升它们的投资专业技能。
2012年7月18日

信达将引进三家外资金融机构

渣打、瑞银、中信资本及社保基金将注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投资额达百亿元
2012年3月9日

访谈:外资基金须懂中国规则

在上海咨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磊德(Peter Alexander)看来,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的最大挑战或许是掌握如何利用模糊的监管制度。
2012年3月6日
|‹上一页‹‹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