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文章档案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深圳的市场精神

读者simsum: 深圳在90年代以后尽管在政策上逐渐失落,但是其经济地位一直在此次危机之前依然是不容置疑的,在我看来,与这个城市特有的市场精神相关。
2010年11月8日

契约精神是实现民主的前提

读者chenyehe: 农村的绝大部分事务都是建立在宗族、血亲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法律的效力与效率远没不如宗族长老的权威。如果缺乏“法”的观念,民主根本不可想象。
2010年11月8日

英首相今率超规模代表团访华

上任伊始因让副手负责对华关系而冒犯了中国政府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希望借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访华代表团,修复与中国的关系。贸易将是此次访问的中心议题。

中国“天地图”招致越南抗议

中国政府发布的这个在线地图将西沙和南沙群岛划入中国海域,而越南声称拥有这些群岛
2010年11月8日

日本制钢所:中国对手正构成巨大威胁

日本制钢所总裁表示,迅速崛起的中国对手,正在威胁该公司在核能行业一个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0年11月8日

印度应该“入常”吗?

本文作者系布朗大学政治学教授阿舒托什·瓦尔什尼(Ashutosh Varshney)。

中国村庄民主的细节缺失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韩颜明:如果不给予中国农民充分真实的自主管理权力,农村基层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权力松弛、腐败、低效率等顽症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2010年11月8日

深圳反思(下):挤压空间的行政力量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童大焕:继续深化改革难免会带来许多牵制和羁绊,不再像三十年前那样可以轻装上阵。其中最大的牵制,不是来自别处,恰恰来自政府自身——政府太强大了,而社会和个人太渺小。
2010年11月8日

印度媒体上的中国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周文翰:印度媒体对中国似乎怀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即使外人看来是商业性的,也容易被解读为针对印度的阴谋。
2010年11月8日

奥巴马应支持印度“入常”

布朗大学政治学教授瓦尔什尼:奥巴马访问印度时应铭记一点,即美印两国核心政治价值观相同,支持印度“入常”,将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一块基石。
2010年11月8日

EMBA毕业生如何升迁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EMBA学生有三分之一在毕业后得到了升迁。那么,到底怎么才能把EMBA学习经历转化为升迁机会呢?
2010年11月8日

当美国对全球化说不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奥巴马政府中期选举后,为了迎合民意,很可能向保护主义进一步倾斜,甚至抛弃全球化,那将使我们大家都成为输家。
2010年11月8日

分析:华夏基金“出海”

开业仅12年,华夏基金可能已成为中国国内市场上的老大。但与许多中国公司一样,它的雄心不止于此。它如今正积极走出国门,吸引海外投资者。
2010年11月8日

中国能否重构经济平衡?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主席奥尼尔认为,说中国经济增长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夸大其词,但并非所有人都深信,中国能顺利完成重构经济平衡的任务。
2010年11月8日

骄人业绩的背后

中国航空公司报告的第三季度利润增幅,看似令人震惊。但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骄人业绩主要是上述航空公司过往表现异常疲软的结果。
2010年11月8日

中国加紧收购海外油气资产

业内人士称,2007-08年油价井喷式增长震动了中国企业
2010年11月8日

中国反思高铁建设计划

中科院报告担忧铁路建设债务规模已达到不可持续水平
2010年11月8日

中国承诺帮助葡萄牙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结束对葡萄牙访问时表示,中国愿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葡萄牙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预计中国政府承诺的措施将包括购买葡萄牙国债。
2010年11月8日

中国拟向巴基斯坦供应第五座核反应堆

突显中国打入国际核电设备市场的商业雄心
2010年11月8日

加拿大拟收紧外资投资法律

该国政府上周裁定,英澳矿商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不能给加拿大带来“净效益”
2010年11月8日

世界银行行长呼吁实行改良版金本位制

佐利克在FT发表的文章反映了人们对当前全球体系的担忧
2010年11月8日

中国为何对波兰感兴趣?

波兰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国内市场,是吸引中国投资者的主要原因,同时中国还有意把波兰作为立足点,向规模更大的欧盟市场渗透。
2010年11月8日

野村证券物色美国并购机会

该行2008年在竞购雷曼兄弟美国业务时负于英国巴克莱银行
2010年11月8日

FT中文网2010年度高峰论坛前瞻

FT中文网本周在上海举办2010年度高峰论坛。总编辑张力奋指出,本届论坛将关注中国的民营企业,力图为民营企业家、学者及政界官员坦诚审视民企的生存现状、探讨民企的强盛之路提供一个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