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席勒:恐惧正驱动资产市场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认为,眼下驱动资产市场的是恐惧。他认为,信贷危机、不平等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全球投资者感到担心。
2015年2月25日

“油价下跌将显著提振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前夕,齐聚达沃斯的知名经济学家对全球经济前景的看法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乐观,但承认复苏仍不平衡,乐观程度也不如一年前。
2015年1月21日

梯若尔:经济学的莫扎特

上海财经大学赵克锋:很难说谁熟悉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新得主梯若尔的各种贡献,这跟其多产和抽象有关。但以国外标准引导中国经济学是否最优?
2014年10月24日

法国学者梯若尔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梯若尔对驯服寡头垄断的研究,推动并改变了监管方式
2014年10月14日

关于让•梯若尔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梯若尔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他对寡头垄断监管理论有何重大发现?他的研究对反垄断政策有何影响?他还有哪些卓越的研究?他获奖的环境是什么?本文将给出答案。
2014年10月15日

帮你赚钱的诺贝尔奖得主

FT专栏作家哈福德: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马和席勒合计帮我省下好几千英镑。尽管这两人的理论相互排斥,但其中可能都蕴含着一些道理。
2013年11月6日

席勒也戳不破的泡沫

FT中文网编辑冯涛:诺奖得主席勒认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但用词谨慎,就连他也无法预测这个泡沫破裂的时间。中国楼市的特殊性,让它成了一个坚硬的泡沫。
2013年10月18日

美国三位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位美国学者法玛、汉森和席勒因其对股票、债券等资产价值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研究而获此殊荣
2013年10月14日

Q&A: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

既然我们已然有了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等各种各样的市场,那么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沙普利和罗思所研究的“匹配机制”还有什么意义?
2012年10月17日

经济模型中的两种预期理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邹至庄:有两种假说来决定预期收入:部分调整假说以及理性预期假说。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经验来看,当经济模型不能预期某些经济变量时,理性预期假说可能错误。
2011年11月14日

美国两名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在许多人眼中,经济学家萨金特与西姆斯的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负有责任。
2011年10月11日

Lex专栏:诺贝尔奖没“恶搞”

在依靠经济模型预测前景的做法饱受质疑之际,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以建模闻名的两位教授,让很多人意外。但将眼下美欧的经济问题归咎于模型,实在有失公平。
2011年10月11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