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模式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书评:《民主是如何终结的》

剑桥学者朗西曼所著的《民主是如何终结的》提出,特朗普只是西方民主制度所面临的问题的症状,而不是起因。
2018年6月26日

书评:《西方输掉了吗?》

约瑟夫•奈:马凯硕的新书标题颇具挑衅意味,但他在书中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比如西方要学会与“其他国家”分享。
2018年6月25日

美国为何担忧英国退欧?

FT专栏作家卢斯:美国精英阶层纷纷表态反对英国脱欧,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如果英国人愚蠢到选择脱欧,美国人可能也会疯狂到选特朗普当总统。
2016年6月24日

文明冲突并非人类宿命

新加坡国立大学马凯硕:在西方,伦敦选出了穆斯林市长;在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首都雅加达市长则是一名华裔基督徒。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将见证不同文明的融合,而非不同文明的冲突。
2016年6月24日

成熟政府失败——西方政治癌

卡内基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特绍:政府在正常运转,但没有什么成就,西方社会患上了“成熟政府失败”的疾病。政客应该少担心连任问题,敢于做些有必要做的事情。
2016年4月25日

西方为何出现围墙心态?

FT专栏作家拉赫曼: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柏林呼吁:“推倒这堵墙。”如今,要当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却呼吁“修建隔离墙”。而欧洲已经开始“筑墙”了。
2016年3月3日

西方应拥抱政治观念新世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佐韦尔:过去200年左右,欧洲和美国相继主导世界,但这个时代正逐渐成为过去。在观念领域,世界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一个思想的新世界即将降临,西方应该拥抱这样的未来。
2015年4月22日

李光耀提供了西方治理的替代选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柯成兴:普遍主义观点已不再那么有说服力,西方甚至开始反思亚洲存在替代模式。李光耀的新加坡模式打破了西方模式的普世认知,这让世界更加丰富。
2015年3月23日

西方为何如此悲观?

FT专栏作家卢斯:多项调查显示,亚洲人、拉美人和非洲人都比西方人乐观,中国人、印度人都对自己孩子的未来感到乐观。相比之下,一种严重、罕见的忧郁情绪,在同一时间笼罩了西方世界。
2015年1月19日

西方不再自信

FT专栏作家拉赫曼:民主、市场和美国实力,支撑起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让西方世界对这三大支柱的信心开始动摇。中国的崛起也在挑战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虽然思想的风向可以瞬息万变,但重拾自信之路却可能很漫长。
2015年1月14日

金砖国家面对凝聚力考验

FT专栏作家拉赫曼:金砖国家都已对西方主导的世界感到厌倦,但它们联手构建新秩序的实力又令人质疑。对金砖国家来说,真正的政治难题或许在于,中国是否有能力或意愿担当这一集团的核心。
2014年11月5日

还是西方模式好

FT撰稿人马丁•桑德布: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不是经济规模,而是人民的富足程度。美国人均年产出是47140美元,中国人均为4260美元,巴西为9390美元。
201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