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保障房政策应让利于民

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一方面政府不承认廉租房的市场供给,千方百计地取缔和消灭城中村和“小产权”房,另一方面又垄断廉租房市场,与民争利。
2012年4月17日

勿让债限闹剧转移视线

FT经济社评撰写人桑德布:美国债务上限闹剧把人们的视线从更要紧的事情上转移开来。美国政客把大量精力投入不必要的债限谈判,近乎于过失犯罪。
2011年8月4日

8月多变故?

FT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虽然战争在8月份爆发几乎成为惯例,但大规模金融危机往往是在秋天发生。不过,如今这一代美国政客可能改写这一历史趋势。
2011年8月3日

欧美自导自演的危机

欧洲和美国好像是在上演一场综艺节目。欧元区在意识到希腊将走向违约之后,宣布向希腊提供第二轮纾困;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则尽力让一个具有偿付能力的政府看起来像希腊一样。
2011年8月3日

美国就业前景堪忧

FT专栏作家约翰•加普:美国制造业拥有高科技和高生产率,但无法为数百万失业工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美国工人失业之际,华盛顿表现得效率低下。
2011年8月2日

五问美国政府

FT专栏作家吉莲•邰蒂:美联储和美财政部都没有做到,向市场清楚明了地解释:如果8月2日以前,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仍未达成,或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被调低,它们怎么做。
2011年8月1日

希腊如何走出困局?

FT专栏作家拉赫曼:如果希腊要走出这种蹒跚于一个又一个纾困计划的困境,就需要对其政治文化进行深刻变革。
2011年7月29日

海上溢油事故考验中国环境法律

“中外对话”网站:海洋污染因最近发生在渤海湾的漏油事件再次出现在中国公众的视线中,中国环境事务律师夏军以三个案例介绍了中国海洋污染诉讼的历程。
2011年7月29日

拖累经济增长的“缓冲”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都面临压力,要求它们防范那些概率极小的事件。但它们真的应该这样做吗?绝对保险意味着“闲置”一些资源,以构建一个缓冲层,这些资源将无法投入经济活动,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2011年7月28日

美国须防宪法迷信

FT专栏作家拉赫曼:美国出现了一种政治倾向,即试图从宪法中寻求所有问题的答案。这种所谓茶党主张十分危险。宪法非但不能解决债务上限难题,反而已经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2011年7月27日

印度板球“软实力”

FT撰稿人米希尔•博斯:印度正依靠板球走向并傲立于世界,著名印度板球明星马亨德拉•辛格•东尼选择伦敦作为其基金会的发布地,便是最好的例证。
2011年8月5日

中国动车事故的启示

FT专栏作家皮林:动车曾是中国顺利迈向繁荣富强和现代化的象征。温州动车事故在很多层面上具有象征意义。如果列车不安全,那么银行业体系或者经济本身的管理呢?
2011年8月5日

风险管理可防止饥荒

英国基督救助会全球宣传高级顾问阿杜:超过1300万人受到东非食物危机的影响,这场灾难的规模之大很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令他们忽视灾难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2011年8月5日

中国服务业比重真的那么低吗?

徐滇庆、李昕:2009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只有42.6%,甚至低于津巴布韦。这个统计数据肯定存在问题,而中国税收制度是背后的主要原因。
2011年8月4日

欧元区应向香港学什么?

尽管香港有独立的货币,但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使香港与美国构成了货币联盟。香港为什么能够成功地管理这个货币联盟?欧元区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呢?
2011年8月4日

早该下调美国评级

美国学者莱因哈特夫妇:即便美国就债务上限达成协议,除非有更多进展,否则美国仍将面临巨大压力,来自评级机构的压力首当其冲。
2011年8月3日

衡量秘鲁的商业规则

FT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建立一个一站式新公司注册网站,是最便宜、最没有争议的一种方式,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在世界银行调查中的排名。
2011年8月3日

不如藏汇于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如果中国继续外汇占款为主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就意味着民众永远不可能有分享外汇储备及其投资收益的一天。
2011年8月2日

欧元危机远未解除

FT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在最新的希腊救援方案出台之后,欧元区有20%的可能进行联邦式改革,25%至30%的可能解体,但继续勉强维持的可能性仍然最大。
2011年8月2日

无处不在的博弈

FT专栏作家约翰•凯:如今,昔日的“海盗”出现在南欧,而不是北欧;维京海盗时期贪婪的沿海劫掠者现在变成了投资银行的高管和交易员。
2011年8月2日

救希腊就是救欧洲

法国财长巴胡安、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欧洲和欧元已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而最近欧元区峰会通过的一整套措施,将化解希腊危机并捍卫欧元的稳定。
2011年8月2日

债务危机:奥巴马错失先手

几个月来,奥巴马似乎都在表示,长期债务对美国而言不是大问题。但从预算看,公共债务将以离谱的幅度上升。FT专栏作家克鲁克认为,奥巴马也许会是此次危机的最大输家。
2011年8月2日

美国承受不起债务僵局

美国前财长鲁宾:要突破美国当前的财政僵局,关键在于美国人民和领导人的政治意愿。美国承受不起政治运作一切照旧的代价。
2011年8月1日

媒体竞争不可少

FT专栏作家哈福德:在竞争的传媒市场中,消费者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而非对他们有益的东西。我们希望听到什么话,传媒大亨就说什么给我们听。
2011年7月29日

避免金融危机重演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前主席弗兰克:立法是为了防止坏事发生。《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的宗旨便是迫使银行承担责任,并让贷款风险变得透明。
2011年7月29日

欧元区应为其政策失误埋单

FT国际经济编辑贝蒂:欧元区的新一轮希腊纾困决策过程既复杂又混乱,作为纾困计划联合出资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应该考虑从这一乱局中抽身。
2011年7月29日

中国劳动报酬比重真的在下降吗?

徐滇庆、李昕:从统计数据看,1992年到2008年,中国人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但在一般人感觉中,收入水平却在逐步提高。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
2011年7月28日

降低对信用评级的依赖度

标准普尔总裁沙马:限制信用评级独立性的举措将事与愿违。比较好的做法是废除使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指令,避免让信用评级成为政策决策的唯一依据。
2011年7月28日

发达世界“失速”的危险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联合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如果发达世界像发展中经济体一样以5%的速度增长,风险就会小得多。但2%的“失速式”增长,意味着西方无法重现过去那种资本主义模式下的运转。
2011年7月28日

美债谈判背后的戏码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美国债务上限僵局反映了共和、民主两党在治国理念上的根本分歧。但中国无需过分担心外储投资价值,而更应该担心美国经济转弱、贸易逆差收窄对中国出口带来的挑战。
2011年7月28日

欧元区债务危机远未过去

FT专栏作家沃尔夫冈•明肖:欧盟理事会的纾困协议无法使希腊走上稳步削减债务的道路,有关欧洲金融稳定安排的新规定也无法降低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2011年7月27日
|‹上一页‹‹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