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环境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标准普尔:碳排放限制将重创欧洲汽车制造商
美国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昨天警告称,面对欧盟(EU)旨在降低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立法,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业绩和信用等级面临“真正风险”。
2007年3月21日
美国商界敦促国会制定强制性碳排放目标
美国主要金融投资机构与一些顶级大公司联手组建了一个游说团体,敦促美国国会效仿欧洲,为美国制定强制性的降低碳排放目标。
2007年3月20日
英国富人带头使用环保能源?
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机开始出现在英国富人家的屋顶,有些人家还能将剩余能源输出给国家电网。这已不仅仅是关注地球未来,甚至演变成一种生活潮流。
2007年3月14日
别让外交词令影响环保
德国环境部长呼吁,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应彻底放弃外交姿态,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以期达成持久的解决方案。
2007年3月13日
欧盟向全球发起环保挑战
欧盟上周五同意,到202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20%;并承诺,如果其它国家效仿,就将把排放量减少30%。
2007年3月12日
中国将更加重视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总理温家宝昨天表示,中国将加大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压力,要求它们减少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前,中国未能在这两个方面达到去年设定的标准。
2007年3月6日
从气候变化看股市
从突然大量涌现的研究报告判断,投资银行认为下一件大事将是气候变化。也许不需要很久,气候变化将开始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并影响一些行业的股价。
2007年3月6日
高尔夫成了绿色鸦片
在中国,高尔夫球被打进一种尴尬境地:一杆进了腐败之洞。江苏省一位官员呼吁政府调查打高尔夫球的同僚。
2007年2月28日
中国要求西方率先减排温室气体
中国一位官员昨日表示,富裕的工业化国家必须率先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因为它们对全球变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7年2月7日
法德呼吁全球加大减排温室气体力度
周末期间,要求国际协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呼声有所抬头,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敦促全球领导人,加大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力度。<
2007年2月5日
联合国力图打破温室气体减排僵局
联合国(UN)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正计划召开一次全球领导人紧急峰会,以打破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僵局。
2007年1月30日
温室气体减排僵局难以打破
全球气候异变的危险迹象越来越多,但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国际性协议仍未能达成。联合国还能就此发挥作用吗?
2007年1月26日
美国十大企业呼吁布什重视气候变化
包括美国铝业(Alcoa)、通用电气(GE)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内的10家美国大公司,今日将向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施压,敦促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2007年1月22日
碳排放交易真能促进环保吗?
许多奇妙的方法都是由那些急于证明自己是聪明人的博士提出的。这些妙计名义上的受惠对象首先是出钱的人,接下来是聪明人认为需要帮助的国家和人们,现在更多的是全人类和整个地球。
2007年1月19日
中国工厂利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获利
中国工厂和国际碳排放交易商正在利用气候变化法规的一个漏洞,从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中获取巨额利润。化工厂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性的氢氟烃(HFC)气体,可获得“碳排放信用”(carbon credits)。
2007年1月18日
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拟涉足碳排放交易
俄罗斯能源集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今日将做出进军碳排放交易领域的首个重大尝试,通过与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成立合资企业,有望创立一个价值150亿欧元的市场。
2007年1月16日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计划折衷方案出炉
但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官员昨日研究出一套折衷方案,将上述计划的适用范围缩小到欧盟内部航班(也就是仅限于各欧盟成员国的航空公司),到2013年再将该计划扩展至全部航班。
2006年12月19日
环保,从床单做起?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廖敏:当酒店建议客人重复使用床单或浴巾的提示司空见惯后,怀疑论者不免要质疑酒店多久才换一次床单。
2006年12月8日
硅短缺:绿色经济的瓶颈
太阳能电池板的原料多晶硅近期严重短缺,导致其价格扶摇直上。业内人士警告,这将影响太阳能的经济性。
2006年11月22日
港交所主席:空气污染影响香港竞争力
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夏佳理(Ronald Arculli)日前表示,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对香港的竞争力构成威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香港的空气污染顽疾感到不满,而夏佳理的这一姿态为他们增添了有力支持。
2006年11月20日
绿色经济学家
斯特恩爵士曾在印度农村体验8个月,在中国时又爱上了绿茶。作为英国政府气候变化及发展问题经济顾问,他呼吁立即行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2006年11月7日
摩根士丹利承诺30亿美元“绿色投资”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计划投资30亿美元于碳排放额度和能源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催生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06年10月27日
英国气候变化报告建议扩大排放权交易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得到一次重要提振。英国政府将于下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建议大大拓展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
2006年10月27日
中国拟加强监测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监管机构即将实施一项监测空气污染的新策略,重点加强排放数据的收集,并采用更为先进的污染监测和污染物过滤技术。
2006年10月24日
施瓦辛格环保新政
美国环保协会总裁克虏伯等:美国加州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可操作的监管框架,实现新法律的目标。
2006年10月12日
WHO公布新标准“严打”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四公布了严格的空气质量指南,该组织称,若执行这一指南,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可以减少15%之多。
2006年10月8日
黄金周也应搞“绿色统计”
FT中文网编辑:10月6日晚7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2006年“十一”黄金周第6号旅游信息通报。国庆中秋活动多彩,游客返程进入高峰。
2006年10月8日
银行也环保
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采取多种环保措施,一方面是避免惹上环保组织的指责,另一方面也是看上了“绿色”商机。
2006年9月19日
内地城市污染比香港更严重
所以,当我们感慨于香港的干净时,看到这些为了保证家人呼吸到新鲜空气的而纷纷搬离香港,并不惜牺牲睡眠时间而返往于安在世外桃源的家和只为赚钱工作的香港之间时,让我们如何不感慨?
2006年9月18日
“中国环境污染令GDP损失百分之三”
中国昨日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估计,中国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
2006年9月8日
加州新环保法律= 创新动力?
美国加州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法律。反对者认为这将造成大量失业,但支持者认为,新法律能够促进绿色技术投资,也许正是加州需要的。
2006年9月5日
热门文章
1.
美国要如何重塑全球经济?
2.
俄罗斯声称在顿涅茨克击退乌军大规模袭击
3.
美国称准备应对中国的强硬举动
4.
东北经济:漫长的季节,何时等到春天?
5.
法国反对北约在东京设办事处
6.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继续下降
7.
阿斯利康无惧地缘政治压力押注中国
8.
Lex专栏:俄罗斯产量让沙特无法提升油价
9.
目前经济形势下基金投资策略
10.
不管有没有特朗普,美国社会的崩溃或许都不可避免
|‹
上一页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
下一页